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药物检测仪>技术列表>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 ——观察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世界的“眼睛”

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 ——观察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世界的“眼睛”

2022年05月18日 21:31:44 人气: 338 来源: 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

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 ——观察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世界的“眼睛”


       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注射剂作用迅速可靠,不受pH、酶、食物等影响,无首过效应,可发挥全身或局部定位作用,适用于不宜口服药物和不能口服的病人,但注射剂研制和生产过程复杂,安全性及机体适应性差,成本较高,而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其中的不溶性微粒超标对人体健康是个很大危害。




       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药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由各种途径产生或混入的微粒性杂质,粒径在1~50 μm、肉眼不可见,但因其可随血液流动却不能被代谢而可能对人体造成难以发现和潜在的严重危害。20世纪30年代起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并于60、70年代间对此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随后不溶性微粒控制被纳入注射剂质量标准,且其检测方法得到不断改进。现在,有关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观念已为临床广泛接受,过敏反应、静脉炎、血管栓塞、微循环堵塞、动脉硬化、热原反应、肉芽肿、肺栓塞等多种与不溶性微粒有关的不良反应都会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不溶性微粒的伤害



       《中国药典2020版》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要求仅xian于粒径≥10和25 μm的微粒数,对粒径<10μm的却没有具体要求,实际上,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内径仅有4~7 μm,婴、幼儿的毛细血管更细,只有粒径在2 μm以下的微粒才可能通过肾交换被排出体外,而粒径为2~10 μm的微粒无法被排出。微粒进入体内造成危害的部位一般多在肺、脑、肾、眼等处,较大的微粒会直接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或导致肉芽肿,且有短期内可见的特点,而粒径为2~10 μm的微粒则可能造成潜伏性的更大危害。



颗粒的千奇百态


下面我将为大家呈现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下注射剂中微粒的聚集现象:



颗粒的聚集过程

聚集的颗粒无法洗去



       由图可见,注射用乳剂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不溶性微粒已经发生了聚集现象,2-10μm的粒子已经长大到10μm以上,甚至25μm以上,足以堵塞人体的静脉血管。


显微镜下的颗粒形貌



       如上图,是某在研注射液在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下的真实照片,可见其中有金属颗粒和橡胶颗粒,颗粒粒径<50μm,为肉眼不可见。所以我们认为的澄清注射液中却大有乾坤。这些不溶性微粒经过注射器就会进入我们的血管,然后通过血液流动而流经全身,且无法被人体溶解和肾脏排出,从而造成血管壁的聚集和堵塞,造成血栓,是药三分段,用错药错用药很容易治病不成而造成二次伤害。

针对药物研发生产过程中的不溶性微粒检查,胤煌科技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系列产品已经有两种提供给客户,具体如下:

一、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型号:YH-MIP-0103):




1、计数环节无需人眼观察,计算机直接按照药典规定出具检测分析报告;

2、计数环节全部由计算机完成,测试结果重复性高,且可以自动进行数据比较;

3、全自动进行滤膜全扫描,并进行颗粒图片分析,让颗粒物无处遁行;

4、可以区分颗粒形貌,判定该不溶性微粒是金属还是纤维或是其他,鉴别不溶性微粒的来源(是外源还是内生?),并在实验或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或避免。

二、全自动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型号YH-MIP-0205 Pro):




       在上一代仪器已有的技术优势下,进行了全新升级,新的产品在原有分步式自动扫描、自动测试、自动计数的基础上,将自动过滤、自动干燥、自动上样等功能进行了集成,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如光阻法检测一样的简单且可无人值守,同时在原有超分辨算法的基础上,加入AI智能算法,方便客户更好的对不溶性微粒的来源进行判断,以便对不溶性微粒的来源进行判断和避免。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